工厂泄爆墙是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的关键设施,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泄爆功能的可靠性。在施工过程中,容易出现以下质量问题及相应的避免措施:
一、常见质量问题:
1. 材料不合格或选用不当:
* 泄爆板(如纤维增强水泥板、金属复合板)强度不足、密度不达标、防火或抗爆性能不符合设计要求。
* 龙骨(轻钢或钢)未进行有效的防腐处理(如热浸镀锌),在腐蚀环境下易锈蚀,降低结构强度和泄爆后完整性。
* 连接件(泄爆螺栓、自攻钉、焊接材料)规格、材质或防腐处理不符合要求,强度或耐腐蚀性不足。
* 密封材料(如防火密封胶、硅酮胶、岩棉)选用不当,缺乏足够的弹性、耐火性或密封性。
2. 连接节点处理不当:
* 螺栓间距过大或过小: 未严格按设计图纸或规范要求设置泄爆螺栓、自攻钉的间距和边距。间距过大会降低连接强度,时板块易整体飞出;过小则可能导致板边碎裂。
* 焊接质量差: 钢龙骨或连接件焊接存在虚焊、漏焊、咬边、夹渣等缺陷,影响连接强度和节点可靠性。
* 泄爆螺栓安装错误: 泄爆螺栓方向装反(泄压端未朝向室内)、预紧力过大(导致泄爆压力升高)或过小(影响平时密封)。
* 紧固不到位: 螺栓、自攻钉未拧紧或紧固力不均匀,导致连接松动。
3. 板缝密封处理不良:
* 板与板之间、板与结构(梁、柱、地面)之间的缝隙未填充合格的弹性防火密封材料。
* 密封胶打注不饱满、不连续、有气泡或开裂,或未使用工具。
* 密封材料固化前受污染或损坏。
* 缝隙处理不当导致气密性或防火完整性达不到要求,影响泄爆效果或产生次生碎片。
4. 安装精度偏差大:
* 龙骨安装不平整、不垂直,导致泄爆板安装后整体不平整、扭曲或垂直度超差。
* 板面接缝高低不平、错台明显。
* 影响泄爆时力的传递和墙体的整体性,可能导致局部应力集中而过早失效或泄爆不均匀。
5. 成品保护不足:
* 已安装的泄爆板在后续施工中被撞击、刮擦、污染或钻孔破坏。
* 密封材料在固化前被触碰或污染。
* 导致板材破损、密封失效,留下安全隐患。
二、避免措施:
1. 严控材料质量:
* 严格选型: 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(如《抗爆间室结构设计规范》GB 50918等),选用具有合格证明文件(包括型式检验报告、出厂检验报告)的泄爆板、防腐龙骨、连接件和密封材料。进场时严格验收,必要时抽样复检。
* 规范储存: 材料应存放在干燥、平整的场地,避免雨淋、暴晒和机械损伤。泄爆板应立放,避免堆放过高导致变形。
2. 施工节点:
* 深化设计: 施工前进行详尽的节点深化设计,明确各类连接(板-龙骨、龙骨-结构、板缝)的具体做法、材料、间距、紧固要求。
* 放线定位: 使用仪器放线,确保龙骨位置、螺栓孔位准确无误。
* 规范安装:
* 严格按照设计间距(通常泄爆螺栓间距≤600mm,自攻钉间距≤300mm,距板边≥15mm)和方向安装泄爆螺栓和紧固件。
* 使用扭矩扳手控制泄爆螺栓的预紧力至设计值。
* 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规范,进行必要的焊缝检查(目视或探伤)。
* 安装板材时轻拿轻放,避免硬撬硬砸。
3. 精细处理缝隙:
* 板缝、墙顶缝、墙地缝、墙柱缝等应预留设计要求的宽度(通常5-10mm)。
* 使用符合防火和弹性要求的密封材料(如防火硅酮密封胶、防火膨胀密封条)填充缝隙。
* 打胶前清洁基面,确保干燥无油污;使用胶连续、均匀、饱满地施打密封胶,并用工具(、压舌板),形成凹入的连续胶缝。
* 密封材料固化期间做好保护,避免触碰和污染。
4. 保证安装精度:
* 控制龙骨质量: 确保主、次龙骨安装平整、垂直、间距准确,整体刚度满足要求。安装后复核水平度、垂直度。
* 精细安装板材: 从下往上、从中间向两边安装,确保板缝均匀、板面平整,错台控制在允许范围内(通常≤1mm)。使用靠尺、激光仪等工具实时检查。
5. 加强成品保护:
* 制定严格的成品保护制度,在泄爆墙区域设置明显警示标识。
* 后续交叉作业时,采取覆盖(如硬质护板)、遮挡等保护措施,防止碰撞、污染。
* 严禁在已完成的泄爆墙上随意开洞、钻孔。确需开洞,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固和密封处理。
6. 强化过程管理与验收:
* 技术交底: 施工前对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和安全交底,明确关键质量控制点和操作要点。
* 过程监控: 施工员、质检员全程跟踪检查,重点监控材料、节点连接、缝隙密封、安装精度等关键工序。
* 分段验收: 完成龙骨安装、板材安装、缝隙密封等关键步骤后,及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和中间验收。
* 终验收: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、施工规范及合同要求进行竣工验收,检查外观质量、平整度、垂直度、密封性等,必要时进密性抽检。
总结: 确保泄爆墙施工质量的在于材料合格、节点可靠、密封严实、安装、保护到位、管理严格。必须坚持全过程质量控制,从材料抓起,精细施工每一道工序,加强成品保护,严格验收把关,才能建造出满足泄爆功能要求的安全屏障。